基于江苏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学校文化是职业教育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职业学校是传承、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场所,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崇高目标,是学校作为社会存在合理性的最为充分的理由。职业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其自身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是学校“为何存在”、“为谁存在”的精神表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精神的“缺席”是学校中最可怕的“缺席”,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只会使学校变得平庸,其后果,不仅会使学校的发展受到阻碍,培养的学生也只能是没有文化的简单“劳动力”。职业学校有着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它的首要责任是坚守人必须获得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能均衡得到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引领和促进社会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发展。职业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活力都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发展愿景上,它是学校的发展蓝图、是未来发展的目标。它是建立在对学校发展优势、弱势和机会、威胁分析基础上的一个战略谋划,是学校“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有时要有“人无我有”的赶超精神,有时还要有“人有我无”的远见卓识。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着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样去培养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不是传统的培养某人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或生产某种东西,也不是单纯的传授多少有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而是在不能完全预计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促使学习者与未来工作相适应。”如今的职业教育目标,更多地陷入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升学与就业等二元困境之中,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爱国思想、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力等的尊重和提倡,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职业教育的价值标准。职业学校的根本价值取向,还是要回归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上,它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归结起来应当达到四个统一:“德性与技能的统一、行动与知晓的统一、经验与反思的统一、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职业学校文化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反映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马克思说过:“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职业学校是承担职业教育的主阵地。而要走出“学校化、学问化、学科化”的窠臼,必须从教育制度上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譬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确立“用户至上”意识,在教育中倡导“企业家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在学校校园设计和校舍建设、环境布置上,要深切关注适龄学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需要。体现在课程特质上,要从传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理论与实践分离、去情境和去情感”的课程转向“从实践到实践、理论融入实践、有情境和有情感”的课程。茅以升先生说过:“先习实践课程,后学理论课程,由‘知其然’达‘知其所以然’,是‘学而时习之’的大翻身。”在教学方式上,要真正实践“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卢梭也说过:“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实践中找回人性、找到快乐、体验成功。在学校实训中心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上,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思维定势而造成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时空分割,以及教学情境的失真,而要按照企业工作过程的逻辑设计实训中心,模拟或再现企业工作的真实场景(包括空间装饰和设备陈列等),防止出现建成之后的房子一次次再被“破墙”的现象发生,缩短课程与工作的距离,提高工学结合的课程与学习场景的契合度。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吸纳现代企业制度和文化的精髓,促进学校在组织结构上从“科层”走向“扁平”,在管理方式上从“控制”走向“激发”,在评价标准上从“勤劳”走向“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