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研室 首页 教学案例 工商管理案例 查看内容

Facebook:馈赠型经济哲学的胜利

2012-2-2 16:28| 阅读次数: 11794| 发布者: 教研室

摘要: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23岁时,拒绝了成为身家40亿美元富豪的机会,那么你不得不对他和他领导的企业刮目相看。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比起Facebook浩瀚的未来,40亿美元就卖掉真是太没远见了。   Facebook带来的话题和效 ...

  5、隐私战略:“先干后道歉”

  在经历了2006年9月份的动荡之后,扎克伯格作为一个领袖的声望在 Facebook腾云直上,许多员工开始带着敬畏的眼光来看他,每个人都知道他在动态新闻和开放注册这两个项目中的决心和毅力。在谈到扎克伯格对于动态新 闻骚动的回应时,一位高管说:“这是马克的光辉时刻,让他成了公司永远的领袖。他问了自己的良心,然后进行了巨大的妥协,让人们得以更好地控制信息分享。 这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而在几天之内整个事件就烟消云散。 ”

  动态新闻风波

  公司年轻的领袖们产生了构建一个新页面的想法,这个页面显示的将不仅是你朋友最新上传的照片,而且还包括他们的个人主页上所有最近发生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动态新闻的概念。

  他们打造的这个新工具将在任何预定时间帮你找到你最关心的事情。它可以囊括一切:从一位朋友打算周五去参加哪个聚会,到某人发布了一个关于塔吉克斯坦政治形势的网页链接,重点在于确保你可以看到你所关心的人发生的事情,不管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所有这些头脑风暴都发生在2005年9月秋季。在当时,一位 Facebook用户的平均朋友数是100个,软件将会监视那些人的每一位朋友的每个活动。然后,每当你点击这个服务时,它都会根据你的喜好程度来为你朋 友的所有这些活动分级。算法主要依据你先前的行为方式来进行,当然还有其他依据。也许你过去提到过感觉压抑,或者你要去看电影,Facebook的软件会 监听到这个新信息,并决定是不是要把它发送给你的朋友,会以他们的喜好程度为依据。

  “这不是一个新的特色,而是一个重大的产品升级。”扎克伯格在当时认为,这会让 Facebook面貌一新,是对他在当时已经构想中的未来创新所必需的基础。

   但问题是,Facebook的用户们并不买动态新闻的账!技术团队在激活代码后,他们坐在屏幕前关注着940万即将上线的 Facebook用户的反应,结果第一条回应居然是:“把这垃圾关掉!”眼看着来自各处的抱怨在瞬间倾泻而至,于是 Facebook所面临过的最严重的危机就这样开始了。 Facebook上所有关于动态新闻的消息中只有 1%是正面的评价。

  有大约500个抗议小组,至少有10%的网站用户在积极抗议这次改版。对动态新闻的反对意见主要在于,它把太多关于你的信息发送给了太多的人。用户们认为,新版 Facebook让自己感到很不自在,就像是一个偷窥者。

   不过除了喧哗声,扎克伯格和 Facebook上的所有人都在这一幕里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讽刺,那就是抗议小组迅速膨胀的规模其本身就证明了动态新闻的有效性。人们之所以会纷纷加入各 个小组抗议动态新闻,是由于他们从动态新闻中得知了这些小组的存在。对扎克伯格来说,这是动态新闻在按其预想目的运作的终极证据。

  屡试不爽的“先干后道歉”

   这样冷静和睿智的逻辑并不能平息人们的抗议,于是扎克伯格同意妥协。考克斯、桑维、资深软件工程师波斯维克还有其他几位软件工程师疯狂地用了48小时编 写了新的隐私设置功能,给予了用户一些控制权,指定了自己的哪些信息可以被动态新闻广播出去。用户现在可以吩咐程序不要发布一些特定类型行为的新闻。比如 说,在你对一幅照片发表评论时,你可以让程序不要对外广播,或当你改变了自己的婚姻状态时。

  动态新闻不仅是 Facebook的一次改版,而且还预示着人们交流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彻底颠覆了“正常”的交流方式。动态新闻倒转了信息传递的过程。这种自动沟通的新形式使得付出最小的努力与最多的伙伴同时保持联系成为可能,它让整个世界变小了。

   在策划动态新闻和对这次骚乱的回应中,扎克伯格建立了一种“先干后道歉”的模式,他会在今后的冲突中重复运用这种模式。他出于自己的理念推动了动态新闻 的建立,认为这是 Facebook服务符合逻辑的下一步。而至于这个功能会如何影响用户的隐私意识,以及更重要的——会让用户有什么感觉,他并没有预先多做考虑。并非所有 人都欣赏扎克伯格设想中的公开透明,一个人的开放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就是隐私侵犯。扎克伯格起初拒绝人们的批评,然后屈服,进而懊悔,最后他欣然采纳了与 抗议者对话的建议。Facebook在所有方面迂回反复的态度赢得了用户的认可,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拙劣的“灯塔”

   “灯塔”是一项设计拙劣的提示服务,它甚至不是一个广告产品,它不产生任何收益。这个服务系统由 Facebook的平台开发团队而不是广告开发团队设计。但是,尽管这项服务的初衷是用于像玩游戏或者在网上的菜谱盒子里添加一个新菜谱之类的网络活动, 但它也能被用于广播你在合作站点上买了些什么东西。而且有一大群 Facebook的合作站点在那里排队等着,就为了这个目的。

  这项服 务有一个致命的设计缺陷。比方说,当你在“ Zappos”网上买了一双鞋,这项服务不会明确地要求你同意将那个活动发送给你 Facebook上的朋友知道。反而,网站会打开一个小小的下拉菜单,询问你是否不想发送那个信息。如果你不是积极主动地加以阻止,那系统就会向你的朋友 发送消息,用网络术语来说,这被称为“选择性退出”而非“选择性加入”。而且这个选择性退出菜单在消失之前仅出现数秒的时间,许多用户似乎完全错过了这个 选择。

  在社区广告系统上线之后,不幸的故事就开始在报纸上纷纷涌现,许多用户不经意间把他们的商业行为反馈到了 Facebook上,由此酿成了悲剧。马萨诸塞州有一名男子网购了一枚戒指,在他妻子的动态新闻上出现了这样的消息:“肖恩·莱恩从‘ Overstock’网上购买了一枚 14K白金0.2克拉永恒花钻戒。”莱恩惊讶不已的妻子夏侬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这个戒指给谁买的?”这其实是打算作为圣诞礼物给她的惊喜。莱恩说他感 到相当“沮丧”,他的惊喜被提前泄露了(很可能夏侬连接到一个“ Overstock”网页的动态新闻消息也同时透露了他得到了 51%的折扣)。“灯塔 ”让人感觉受到了侵犯,而且在滥用个人信息。在许多人看来 Facebook似乎是为了大赚一笔而想要绑架用户的数据。

  “灯塔”是 Facebook所曾面临过的最恶劣和最有损公司形象的争议。这次公司犯下了一个严重的产品设计失误,确实导致了用户的数据被滥用,因而违反了扎克伯格的 把隐私和用户对信息的控制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但是公司的形象到后来越趋恶化,是因为在超过 3个星期之内,扎克伯格没有对用户和媒体的抱怨作出任何回应。他越是沉默不言,抗议声就越是愤怒。

  终于,在11月29日那天,在“灯 塔”启动超过了3个星期之后, Facebook才把它全面调整为一个“选择性加入”的系统,不经你的明确同意,就不会发送任何消息。然后又过了一个星期,扎克伯格对这场灾难的首次公开 道歉才姗姗来迟,他发表了一篇博文,标题是“对灯塔的思考”。

  事情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扎克伯格从过分的自信中也吃到了苦头。是的,做一个改变世界的领导者可比做大学宿舍里某人的室友难多了,扎克伯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阳青调调 2012-2-7 11:23
很有意义的文章。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