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 要】本文从校办企业改革改制的战略意义和直接意义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校企业改革改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企业改革改制一定会影响学校、企业、个人三方的利益,为了创建和谐校园,稳定产学研队伍作者提出的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企业改制 稳定发展 战略思考
在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的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高校推行校办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己达四年多时间了。从作者了解的情况看,部分高校对“意见”贯彻实施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步调难以整齐划一,深究原因非常复杂。笔者想与同在执行层面的同仁们作些探讨,从实施“意见”对校企改革改制的必要性、校企改革改制面对的特殊性、校企改革改制适宜采取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处理好校企改革改制与稳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谈些个人之见。推行校企改制具有现实需求的必要性,解读它至少可看到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1.改革改制的战略意义,可简单理解为适应三个需要:一是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构建法治社会的需要;二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适者生存的需要;三是适应资本市场、借助社会力量,增强企业实力的需要。
2.改革改制的直接意义,专家指出有四点:一是为了规避高校风险,即学校作为出资人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二是明晰界定产权,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关系合理化;三是整合校企资源,即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新型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推行校企改制必须考虑办学规律的特殊性实施“两个意见”第一项重要任务是组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实际上资产经营公司并没有产品、商品,不是一个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公司,通常情况下,高校办学规律和工作程序习惯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学校仍会将资产经营公司当作一个行管理门来使唤,它不可能离开学校党委、行政独立运行,而必须服从学校全局的需要。也就是说不是资产经营公司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而是学校需要干什么或是让干什么公司才能干什么。再说高校企业产业的特殊性,高校企业的原生态,是在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小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提倡教育要面向社会服务、搞校社合作而自发形成的、半经营半服务性质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高校产业实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批高校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产业企业抓住历史机遇,获得迅速发展而壮大起来,特别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高校,其科技产业己经完成资本积累,完全适应市场化、社会化了,有的已经成为财团、商团,成了产业界的领军团队。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不是所有高校都有能力兴办科技产业,也不是一办科技产业就会兴旺发达。据统计,多数高校产业企业并不都具有科技企业特征,而多数校企仅仅是为高校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它是与学校紧密相依、密不可分的辅助性行业,它们的生存奠定在必须符合高校办学规律且能满足高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这就具有了特殊性。通过分析高校办学规律和高校企业形成的特殊性,可以得出结论:多数高校的多数企业属于特殊服务性产业,目前尚不全部具备同学校分离的条件,推动校企改革改制的目的并不是强调要求进行校企分离,而是重在指导发展、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推进高校校企改革改制应当因地制宜多样化,按照教育部的指导意见,要全面推进高校全资企业的改革,除组建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谓之防火墙)外,还要完成高校所有全资企业的公司改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高校企业的改组、改制。实施此项任务目标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正确的决策,应当坚决贯彻实施。但是,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是学校行为,每个校企(公司)并不是心甘情愿地主动就范,能自觉拿钱买婆婆、买老板来约束自己。因此,在具体制定改革改制方案和落实措施时,应当注意把握和体现以下几点:
(1)把握和实践“三要两多”:即要结合自身实际,量体裁衣,找准定位,不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重在预防风险隐患;要尽量降低改革成本,注重效益优先;多种模式选择,多种体制共存。
(2)把握和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兼顾学校、企业、职工的利益,构建和谐校园,保持产业队伍思想政治的长期稳定,这是对校企改制的前提保障条件;二是必须切实保证减轻学校资金投入负担,降低和消除企业依赖学校的风险和后顾之忧,建立起防火墙;三是必须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合规搭建管理平台,遵循市场规律,办实事,求实效,促进学校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3)把握和坚持两个“实”字:一是划入资产经营公司的资产要干净、真实,在资产划转时,必须要按有关政策规定,剔除不良资产、债务,同时也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净资产划转时的真实性;二是资产经营公司管理的企业体制可以多元化,要务实。落实高校校企改革改制必须着眼于企业的稳定发展,组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落实国有全资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根本措施。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之后,即将开展对划转各企业(公司)的改制、改组等改革工作,这是一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高的任务,教育部周济部长讲它时强调为“一把手工程”,也就是必须要有学校领导的强力支持,并采取正确稳妥的组织措施,才可能顺利推进和完成校企改革改制任务。因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效应十分重要。
一是从强化校领导支持力度着手,大力推进校企改革改制工作。进行校企改革改制存在困难的因素很多,要看到自身的校情特点:从学校层面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还存在经费紧缺,既不可能再对各校办企业进行资金投入,也不可能为企业改制不当(如采取多数企业职工分离方案)而付出巨大的改革成本,同时也会带来不少新的矛盾,造成学校的不稳定,这并不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从企业层面看,客观地说,我校企业多年来保持了同学校步调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顾全学校大局、服从学校需要的优良传统,学校委派和安置在校企的广大干部职工,始终能同学校团结一心,充分发挥着与其功能相称的服务保障作用,多数校企公司对学校做出了多重意义和效益明显的贡献。因此,学校与企业之间始终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保持着融洽、和谐、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企业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上述种种情况表明,推进校企改革改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和积极发展校办企业,必须要依靠学校领导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并切实采取一系列规范管理措施,制定积极扶持发展的政策,切实解决和处理好企业中存在的各种困难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为企业做好做强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资产经营公司乃至所属企业才有生存和壮大发展的坚强后盾和组织保障。
二是从保持稳定着眼,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改革改制的积极性。必须注重调动和发挥被划归到资产公司所属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维护产业队伍的稳定是前提和基础,保持企业的稳定就是保持学校的稳定。因此,要抓好校企改革改制,首先是要抓好企业稳定机制的建立,把保持稳定和谐、促进发展放在第一位。改革改制措施要体现人性化,把稳定、和谐、关怀体现到满足广大企业职工群众的利益愿望上。消除不稳定因素的有效措施、方法很多,如认真解决好企业职工的政治待遇、福利待遇、做到老人老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各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团结凝聚力;才能促成企业的稳定发展,让企业与学校携手共进,构筑一幅和谐校园的美好愿景。综上所述,推动校企改革改制必须是稳步实施、稳中求变、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实现规范,其实践成败的重任,希望就寄托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上,寄托在各校企的正确理解和积极参与中,也寄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资产公司,通过它来具体贯彻改革改制工作方针和学校的部署,进行统筹管理、整合资源,采取各种激活措施,强化监督,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各企业参与积极性,实现防御学校可预见性的投资风险和经济纠纷的目的;起到畅通学校对产业队伍的管理、协调、促进生产经营以及维护稳定的作用;达到学校发展,企业受益,企业赚钱,学校受益的双赢目标。
下载需要: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