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程名称:运输管理 课程代码:3030681(3050681)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学 分:3.5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16
先修课程:物流管理概论、管理学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本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知识的主要部分。
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讲述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主要介绍了运输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从综合运输的管理、运输市场的管理、运输成本管理、运输合同管理、运输决策管理等运输过程中各环节设计的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并介绍了交通运输资源配置、集装箱运输管理以及多式联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学习素质;
2、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话题讨论,教学手段有课堂问答、学生作业、出勤考核、期中和期末考试。要求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学生每学期出席率必须达到80%以上,低于80%者取消参加期终考试资格。
3、课程的考核分成三部分,满分100分。一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二是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三是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有三部分构成: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平时出勤10分,缺勤一次扣1分;作业占10分,回答问题10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物流运输组织基础(4学时)
[教学内容]
1、物流运输概述(运输的概念、运输的地位及功能原理)
2、物流与运输的关系(物流与运输的区别,现代物流对运输提出的新要求、运输与物流其他环节的关系)
3、物流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教学目标]
了解运输的含义,理解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以及运输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掌握物流运输系统的原理
理解和掌握各类物流运输方式的特征
第二章 物流运输组织合理化(2学时)
[教学内容]
1、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的概念、运输合理化的意义、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2、物流运输方式的选择(物流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运输方式的选择)
3、不合理运输(方向不合理、距离不合理、运量不合理、运力不合理)
4、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运输合理化的定义与基本特性;
掌握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意义、影响运输合理化及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运输方式的正确选择;
熟悉各种不合理运输现象,熟练掌握消除各种不合理运输的常用方法,能够较好的运用上述方法解决实际运输中的各种不合理运输组织问题。
第三章 物流运输市场(8学时)
[教学内容]
1、运输市场概述(运输市场的概念、特点、运输市场的参与者、运输市场的作用)
2、运输供给与需求(运输供给的概念、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运输需求的概念、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运输供求规律)
3、运输市场的运行(运输市场的垄断和竞争、运输协作)
4、运输价格(运输价格的基本内容、运输定价的原则、运价制定的基本方法、运输企业的定价策略、运输价格的管理)
[教学目标]
了解物流运输市场的含义、参与者、分类等基本内容,了解运输市场供需含义及运输价格的含义
掌握物流运输市场的特性和作用,掌握运输供需弹性、交叉弹性等系数的计算原理,掌握运输定价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理解运输供需规律并能够应用该理论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运输市场运营的特性及制定运输价格的策略。
第四章 交通运输资源配置(2学时)
[教学内容]
1、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交通运输线路、交通运输通道、交通运输网络规划)
2、运载工具运用(运载工具的构成及运用、运载工具的维修与整备、运载工具的合理配置原则、运载工具的人员安排)
3、交通运输产品规划与设计(旅客运输产品、货物运输产品、交通运输产品规划、运输产品规划的基本过程、运输产品质量保证)
[教学目标]
理解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的概念
掌握运载工具的构成及合理配置
熟练掌握交通运输产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掌握交通运输时刻表的编制方法
第五章 物流运输组织成本(8学时)
[教学内容]
1、运输成本概述(运输成本的概念、运输成本的意义、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2、运输成本的构成(运输成本的分类、运输成本的构成)
3、货物运输价格(货物运价的概念、职能、国际贸易价格条件、货运定价基础)
4、运输费用计算(公路运费、铁路运费、海运运费、航空运费)
5、运输成本控制策略(运输成本控制的内容、原则、特点、策略)
[教学目标]
熟悉运输成本的概念及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了解运输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理解货物定价方法,并能够掌握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
掌握运输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方法;理解运输成本控制的策略。
第六章 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组织(2学时)
[教学内容]
1、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概述(运输枢纽及站场概述、交通枢纽分类、交通运输枢纽内设备系统的配置)
2、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规划布局(布局原则与内容、布局方法概述、布局选址)
3、交通枢纽运行组织(运行过程组织的特征、条件、交通枢纽内各站场的作业分工)
4、运输站场的作业组织(客运站场作业流程及组织、货运站场作业流程及组织)
[教学目标]
理解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的作业组织;
掌握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布局规划的原则与内容,并能够进行正确的布局选址;
熟悉交通枢纽运行组织特征,熟练掌握客货运站场作业流程及组织。
第七章 运输组织与管理决策(10学时)
[教学内容]
1、运输决策概述(运输决策相关问题、运输决策相关者)
2、运输工具决策及运输能力配备决策(成本比较法、竞争因素法)
3、运输路线选择分析(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多起讫点问题、起讫点重合的问题、限制问题)
4、运输路线优化决策( 运输优化模型、图上作业法、表上作业法)
5、输服务商的决策
[教学目标]
了解运输决策相关问题;
熟悉运输工具决策的两种方法及运输能力配备决策;
掌握运输路线选择问题的基本类型,并能够对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求解;
熟练掌握运输路线优化的图上作业法和表上作业法,能够较好地运用上述方法解决实际运输中的路线优化问题;
理解各种运输服务商的决策方法。
第八章 物流运输合同(6学时)
[教学内容]
1、物流运输合同概述(物流运输合同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物流运输合同中的主要内容)
2、物流运输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
3、物流运输合同的违约责任(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的违约责任)
[教学目标]
了解物流运输合同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物流运输合同中的主要内容;
熟悉运输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
掌握物流运输合同的违约责任,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九章 物流运输组织管理(6学时)
[教学内容]
1、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概述(运输组织的概念、作用、原则)
2、普通货物运输组织管理(零担运输组织、整车运输组织、班轮运输组织)
3、特殊货物运输组织管理(危险货物、超限货物、鲜活易腐货物的运输组织管理)
4、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物流运输组织质量的评价、评价指标、措施)
[教学目标]
了解物流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作用、原则和物流运输组织绩效评价;
熟悉危险货物、超限货物、鲜活易腐货物的运输组织管理;
掌握零担运输组织、整车运输组织和班轮运输组织。
第十章 集装箱运输组织管理(6学时)
[教学内容]
1、集装概述(装箱的概念、分类,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和优越性,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集装箱的种类与标准(集装箱的定义及其标准化、集装箱类别、集装箱规格、集装箱主要技术参数、集装箱代码标识和标记)
3、集装箱的交接(集装箱货物类别及其交换方式、交接地点、集装箱箱务管理)
4、集装箱货物运输流程(集装箱货物出口业务的流程、集装箱货物进口业务的流程)
[教学目标]
了解集装箱的概念、分类,集装箱运输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发展趋势;
掌握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和优越性,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尺寸;
理解集装箱的各种标记;
掌握集装箱交接的地点和交接方式及集装箱货物进、出口业务的一般流程。
第十一章 多式联运(6学时)
[教学内容]
1、多式联运(多式联运的含义及特征、多式联运的优越性、发展概况)
2、国际多式联运(主要业务和程序、国际多式联运的形式、实施条件和单证)
3、多式联运经营人及其责任(多式联运经营人、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划分)
[教学目标]
理解多式联运的概念与发展过程,优点及作用;
理解并掌握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业务、程序和组织形式;
了解多式联运实施的条件,掌握多式联运单证的性质和作用;
理解多式联运经营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掌握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区间
四、学时分配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路军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书:
1、《运输与运输管理》,张旭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交通运输商务管理》,唐秋生,刘玲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3、《运输管理学》,刘小卉,陈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运输管理》,金戈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张理,李雪松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6、《运输管理》,刘浩华、彭本红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年
六、说明
1、课程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学生以练为主。积极采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模拟实践,或称“准实践”,是一种介于直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一种特定形式。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1)全程渗透案例分析讨论;(2)角色扮演;(3)情景剧;(4)模拟经营决策;(5)调查与访问等。
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4、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下载需要: 1 积分
附件: 表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