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计划
已有 1366 次阅读
2011-7-25 12:45
|系统分类:工商管理计划
|
工商管理, 研究生, 天津, 大学
一、学校概况
天津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4所轻工类的本科院校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批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为军队培养后备军官的签约高校。学校河西、泰达、塘沽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8.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37万平方米。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拥有一大批富有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的专家、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是第九批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授权点院校,该专业设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工商管理专业硕士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阅历和学术研究经验,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现有轻工产业技术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物流管理、金融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从1999年起学校即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开展了多项合作办学项目,办学风格勤勉务实,培养了大批的经济管理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为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教育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学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教育十分重视,对设立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教育招生、就业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拟定了开办计划,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全程运作,使将来进入我校学习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员,不仅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优异的学习成果,而且为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员成功迈上职业生涯的新高峰,提供优质而周到的服务。
二、培养优势
(一)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战略,其迅猛发展态势急需大量的工商管理人才支撑。我校作为滨海新区唯一整建制的大学,与滨海新区企业无缝链接,具有很强的区域人才培养优势;
(二)我校多年办学形成的突出的轻工特色,及工科学院与企业已经建立的紧密联系,为培养轻工产业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提供了平台,进而形成学校文理交融、综合发展的格局;
(三)目前我校已有三个管理类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具备了学术型学位的培养能力,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理论教育的保证;
(四)在师资配备方面,可以利用京津两地强大的师资借力发展,并培养具有区域优势和行业特色的独特师资;
(五)与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有联合办学、委托办学、合作科研的较稳定的协作关系,与多家企业建立不同类别的实习基地,可以满足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的实践教学以及职企化培养需要,并为其就业提供通道;
三、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以具有积极竞争全球战略意识、敏捷果断分析决策能力、积极进取创新创业精神、成熟理性的社会责任观念为目标,培育德才兼备,有企业家的献身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广博的知识和综合业务水平,勇于开拓,善于沟通,富有团队意识,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具有“立足滨海、轻工特色、专精实践”的复合型、务实型的具备研究精神的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重点为滨海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本地化服务。
(一)立足滨海新区
践行天津科技大学“特色战略求发展,服务滨海作尖兵”的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滨海新区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使他们致力于在滨海新区乃至全国工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公司治理、企业运营及质量管理、金融与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工作,形成教育管理的扩散效应。
(二)坚持轻工特色
利用天津科技大学已有的轻工领域优势,通过文理渗透,培养行业内既懂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管理精英,建立行业内的工商管理品牌优势,提升天津科技大学在行业内的品牌效应。
(三)定位专精实践
工商管理硕士培养将更专注于实践能力的训练,团队沟通,职业化倾向的教育,通过案例教学、仿真模拟的手段和方法,结合企业实践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
四、学制与课程设置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需要,目前开设的专业选修方向为:组织竞争力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金融管理、国际商务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等。全日制班学制两年,非全日制班招收委托培养的考生,学制三年。
天津科技大学将充分利用学校和政府、企业界的广泛联络和天津市开发开放、杰出人才集聚的优势,组织并提供一系列知识面广、紧贴国内外时代发展的前沿讲座;由资深企业管理专家带队,赴企业实地调研,实习实践,加强实战经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培养特色。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育优势,课程分为:基础必修课、核心主干课和选修课三类,总学分不少于45学分。其中,按《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MBA培养规范的文件》规定设置核心课10门;设选修课10门,课程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学教育。
五、学位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学校专职导师和兼职导师指导下进行,在考虑课题的实用性、前瞻性、新颖性的同时,应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企业创新密切联系,尽可能与所在单位、导师承担的课题或项目相结合。论文形式应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的成果,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高水准的案例等。无论什么形式,评价论文水平主要考查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是否有新见解,或使用价值(包括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提倡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协商在专题方向内选择论文题目,并注意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各自的特点。学位论文题目初步选定后,由工商管理专家以及具有实际经验的导师组织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向到会人员就选题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条件及本学科领域目前国内外的进展和动态等作出论证。到会人员认真进行审议提出意见,进行修改。
六、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