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 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主任Kevin 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
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欧盟2008年发布的《the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on Smart Systems Integration,EPoSS IoT 2020》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定义物联网
目前在国内被最普遍引用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在ITU报告提交5年后的2010年,这个定义显然没有与时俱进,既不全面,也不严谨,还存在错误。例如,物联网可以存在于内网和专网之中, 而且目前还占大部分,“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这个定义的不全面和不严谨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定义被普遍引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最早出现在“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的相关词条中,在网上大量传播,而这两个百科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官方或权威机构审批认证的,但是它的传播能力很强,影响力很大。
同样也是“以讹传讹”,国内很多人都相信和引用“物联网”这个词最早是1995年微软的比尔·盖茨在其《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智慧地球”(The smarter planet initiative)已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据笔者考证,在比尔·盖茨的书中并未提到“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智慧地球也没有被正式列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图1 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Smart Planet”,还是欧盟几个报告中都反复提到“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
图2 归纳了物联网技术、业务范围和存在形式,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关系
如图1所示,在Google Trends图中,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Smart Planet”(或Smarter Planet,或Smarter Earth),还是欧盟几个报告中都反复提到的“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在全世界(英文)的网站上受关注的程度和使用频率都不高,远不如M2M和Smart Grid等词的受关注程度。
“M2M”和“传感网”(Sensor Networks)这两个词出现较早,在国外一直受关注,Smart Planet,Internet of Things,和Smart Grid(智能电网)这三个词在2007年才开始受到较大关注,但只有“智能电网”这个词的受关注度提升较快,在2008年就超过了“智慧地球”和“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不等于中国的“物联网”)。
在国外,Internet of Things 其实也还没有大家一致认同的准确和权威的定义,最常见的是Wikipedia上的定义: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efers to a network of objects, such as household appliances. It is often a self-configuring wireless network. 这个定义很简单和抽象,同样很不全面,和百度百科的定义一样。
欧盟在2009年布拉格会议的一个报告中对IoT的定义如下: IoT is a glob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linking physical and virtual objects through the exploitation of data capture an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This infrastructure includes existing and evolving Internet and network developments. It will offer specific object-identification, sensor and connection capability a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federated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ese will b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ous data capture, event transfer,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这个定义比较宏观和抽象。
走在世界前面的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还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或“中国智造”的概念,“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在中国被意译为“物联网”,它的意义和覆盖范围在中国“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2005年ITU报告,以及2008年《EPoSS IoT 2020》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中国在物联网理念和应用方面可以说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Internet这个词,来源于英文InternetWorking的缩写,在英文中也是一个新词,如果直译,本应该被翻译成“互连网”。 “互连网”这个词早期在中国也被大量使用,但后来不知不觉之中就慢慢演变成了“互联网”。一个字的差别,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意义变迁,在《辞海》中查这两个字的含义: “连”主要只表达简单的“相接”含义,而“联”则更强调“结合”和融合,其含义更加丰富,覆盖范围更大。
同理,如果直译,Internet of Things应该被翻译成“物连网”, 而非“物联网”。 由此可见,在不知不觉之中,IoT在中国又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被贴上了中国式标签, 覆盖范围更大。
在搜索引擎中,M2M这个词一直备受关注,而“传感网”和“物联网”这两个词从2009年下半年(也就是温总理“感知中国”讲话以后)才开始受到较大关注,其中“物联网”这个词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受关注度,超过M2M数倍,然后一直保持最高的受关注度。
下面是作者综合目前“物联网”在中国的实践、发展和演变提出的中国式物联网定义,算是抛砖引玉:
物联网理念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劢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标签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或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也就是MAI,M2M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vs. EAI),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劢、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进程控制、安全防范、进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Things)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TaaS(everyThing as a Service)服务。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把物联网技术、业务范围和存在形式,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关系归纳为图2所示的结构。我们预计,物联网及其相关的TaaS业务,在基于Semantic Web技术的Web 3.0基础上,将构成Web 4.0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