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部分 有关问题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包括统招专科生、注册视听生和开放教育各试点专业的专科学生)必修的共同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知识和主要经济规律,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导言,介绍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要学习它;二是对商品经济的分析,阐述商品经济及其规律和社会化生产及其规律;三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和历史趋势,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阐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国际经济关系;四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和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最后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2.政治经济学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它为财经类各个专业的学生学习各自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理论基础,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内容,也为学习后续课程西方经济学提供理论指导,使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能正确地分析、鉴别和吸取。
第二部分 教学时数的分配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课内学时为90学时,学分为5个,课程讲授方式为录像,其中3课时进行重点讲授,外加适量的经济热门专题录像课(2003年秋季计划制作有关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专题。由于国内外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经济热门专题的内容将随之不断修订和补充)。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导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四个部分,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具体如下:
导言
教学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难点)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经济规律的类型;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一、商品经济
教学内容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经济的产生
2.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商品及其属性(难点)
1.商品的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商品的价值量
(三)货币及其代用品
1.价值形式的发展(难点)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3.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难点)
1.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五)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1.生产的社会化
2.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难点)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生产社会化及其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形式。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商品经济中的需求与供给。
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和纸币流通;分工和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教学内容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概述
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2.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2.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难点)
3.资本的积累
(三)资本主义流通
1.资本的循环
2.资本的周转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难点)
(四)资本主义的分配和消费
1.资本主义分配
2.资本主义消费
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的属性;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资本积累及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产业资本循环及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及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垄断利润及其来源;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解决;劳动力商品;固定资本磨损(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的确定;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本质。
了解:借贷资本的特征;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资本主义的消费。
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内容
(一)市场经济
1.资源和资源配置(难点)
2.市场、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其中市场机制是难点)
3.市场经济的类型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
1.资本主义企业
2.资本家阶级
3.雇佣劳动者阶级
4.中间阶级
5.资产阶级政府
(三)资本主义商品市场
1.自由竞争与价格形成(难点)
2.垄断竞争与价格形成
3.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四)资本主义下的生产要素市场
1.劳动力市场
2.金融市场
3.地产、技术、信息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衡量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标准及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机制的内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及它们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垄断竞争及其特点;垄断价格的形成;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确定;货币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金融资本的形成及金融寡头的统治;股票价格的确定,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股市的作用;知识产权所包括的内容。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掌握:市场经济的类型;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三种模式及其各自的特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价格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商业银行的业务;信息业和信息市场
了解:非垄断中小企业;相对过剩人口。
更多请下载附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