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2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网络营销大会7月23日 - 网络营销新发展圆桌互动演讲原稿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go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6:11: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 于 2013-7-25 16:12 编辑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我们的圆桌互动,先请上我们参与本次圆桌互动的几位嘉宾:


  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段建先生;


  网络营销专家、深圳竞争力科技公司总裁冯英健先生;


  五星汇创始人周翔先生;


  互动通控股集团总裁邓广梼;


  还有随视传媒高级副总裁沈雁先生,欢迎。


  我们请各位介绍一下自己,也介绍一下在你们眼中的2013年的网络营销环境,先从沈总开始。


  沈雁:随视传媒在不久之前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我们现在作为精准营销的服务业务,包括互联网的DSP,实时竞价的营销,包括移动互联网的营销,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在做的微信的企业应用的联合开发,现在不仅仅帮助企业获得目标、访客的流量,也帮助他们建基于微信的移动网站的服务。


  段建:补充一下,今年见到沈总很高兴,第一届网络营销大会沈总就是演讲嘉宾,这么多年微博上偶尔见到。我叫段建,是博导前程公司的总裁,也是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副秘书长,这是在2013年的工作会议上被任命的,职业教育跟企业的结合非常重要,教育部也很重视,甚至我们把教职委俗称叫行指委,叫做行业指导委员会。我现在做公司的业务只有30%的时间了,我们现在做实验实训建设,现在拓展到对教学做综合的服务,校企对接,实习岗位的对接,去年出了一本书,清华出版社,外面大家可以看到。欢迎各位企业参与到支撑教学的工作中来。而且现在我们发现支撑教学就是支撑我们自己,可能在支撑教学的时候就培养了未来的员工,忠诚度很高,用起来很好用,我呼吁在座的企业在后面的时间跟我们一起,继续支持电子商务教育,支持网络营销教育,谢谢。


  冯英健:我公司名是新竞争力网络公司管理顾问。我个人介绍只有一句话,从1998年到现在从来没改变过,网络营销的实践者和思考者,我一直在做这件事情,接下来还会持续下去,谢谢大家。


  邓广梼:我是互动通控股集团的总裁邓广梼。互动通应该是最早一家广告投放解决方案的公司,在过去到现在应该在中国大部分的广告品牌,大的品牌都是用我们的技术跟解决方案的。谈到教育在过去十多年了,我非常荣幸的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误人子弟”,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的几位嘉宾都比较谦逊,自己在实践的同时也是我们的网络营销人才的引领者。刚才延续我们之前的一个话题,想请各位讲一讲2013年整个大的网络营销环境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们看到今年有很多的概念出来,大数据也好,UGC等等一些概念出来了。我们也想听一听大家是怎么来认识2013年整个的网络环境。先请邓总开始。


  邓广梼:OK,我不客气了。既然大会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回答这些问题。我相信在2013年,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互联网发生很多的变化,还有很多新的概念,正如主持人所说的。这个概念有的是真金已经投入了,还有一部分是忽悠的阶段,很坦率的说。过去的阶段互联网在传播里面是上升的态势,在今年很大的概念就是大数据,大家都谈很多大数据。我相信如果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大家可以想想大数据真正的理解是什么?大数据是很好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是能够真正做到的企业在国内有多少家,大家可以做一些分析和研究。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我相信在2013年真金的投入应该是在移动的解决方案。手机这一块现在我们大部分的朋友,在座的朋友应该离不开手机,也是一个最方便的屏幕,最方便的一个终端。在过去很多年来我们在研究这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的钱,发展到今天,大家都觉得市场很大。但是实际做起来的时候,在中国应该不到1%的广告费用是花在移动的传播这一块。当然它的一个障碍就是很多人都说屏幕的大小。但是另外一方面像高老师所说的,网速的方面,虽然我们在中国都有3G,但是大家有机会买过国外的3G的卡,有一个比较,我们的3G和其他的3G有不对等的地方,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邓总也是抛砖引玉,讲了概念是不是炒作,还有移动互联网。接下来请沈总,您怎么看?


  沈雁:我们从实践当中做观点的分享。第一,DSP确实喊的很厉害,每次我们看到淘宝或者是谷歌在讲的时候,包括腾讯都是说十几亿,几十亿的日流量,在这当中怎么可以帮助企业去做定向的投放,如何帮助企业提高它的产出。坦率的说目前能够在几亿量级的平台当中实际投放,而且能够做到优化,做到RY不断提升的服务商,在整个市场当中还是有限的。一方面从理念到实践中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还有一方面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主和广告商长期的配合。只有甲方和乙方能长期的配合的时候,它的RI才可以做得比较高。这个在实践当中是从企业自身来讲,选择营销伙伴能不能够用人不疑,这是一个点。


  另外刚才讲到移动互联网兴起,很多方面大家觉得对于甲方来讲就是开发手机的APP,不论我是做洋酒的还是汽车的,甚至做日化的,都要做APP去推。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讲,我们现在做的大量的企业都开始强化手机触屏版,拿一个网站和他的微信公共帐号配合在一起,实现APP的大部分的功能,我们现在从这方面看到了很可喜的增长。所以今年的营销一个是效果,另外是PC和移动的打通,这是有实际增长点的地方。


  主持人:非常感谢沈总,我们也很向问一下冯老师,您是很早就关注在网络营销的领域里。以您的角度来看,因为我们已经是互联网的第二个十年,您看今天的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我们的教学也好,包括人才的培养也好,怎么样去适应这样的变化?


  冯英健:作为网络营销一线的实践人员,我感觉今年的环境就一个字总结,累,因为概念太多了,模式太多了,什么都要去尝试,都要去操作,所以很多人感觉今年特别的累,不知道哪个作为重点了,所以很迷茫,很乱,很累。我想这个可能会持续,甚至要持续2-3年的时间,这个环境才会慢慢的趋于稳定,有一定的规律性。尤其是移动方面,刚才高理事长都提到移动网络营销。但是移动网络营销可以想想里面有多少内容,我应该怎么入手,尤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完全是懵的,不知道怎么去做,但是又不得不尝试,所以大家都很累。网络营销今年不是很忙,是很累,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段总觉得累吗?


  段建:我顺着老冯补充一下,我刚才讲我们也做一些教学服务,启动教材编写,其实都是在网络营销第一届会就参加,浙江经贸技术学院,也有老师在2010年的网络营销大会的时候,系主任找我。他说我参加这个会参加三年了,我坐不住了,我发现企业讲的东西跟我们在课堂上讲的完全不一样,不行,能不能把企业的东西加入到我们课堂上。所以怎么改善课堂教学,从课堂入手,到实践,到实习这么一条线下来。挺好,那就开始。第一步看看企业做网络营销的时候都用什么方法,一定要交给学生。最后经过梳理第一版是18种,老冯的教材多,他们说太好了,这次给学生教这么多内容,后来我们开始写,写完一个傻了,一个写七八十页,没法教。后来合并删减,变成大家现在看到的版本。我们行业的发展,作为冯老师都觉得很累,我们引进到课堂里,可能有的营销方法不稳定,有的时候做的概念炒作,所以这时候老师更累,概什么,不教什么,媒体都在说,不教这个怎么行呢?这个可能老师们更累。


  主持人:总之感觉是很忙乱,我们所有的做网络营销的企业也好,从事网络营销的人才也好,都在迎接一个大的时代的到来。


  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去年我们一直在说的概念是微博,我们都说微博怎么样,@没有@你怎么样。但是今年我们发现平常我们听到的PC端是咳嗽的声音,今年是吹口哨的声音,就是微信。大家怎么看微信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大潮我们怎么看微营销。首先有请邓总。


  邓广梼:微信昨天出事了,大家应该都有感受。当然出事了有很多笑话,是因为小马哥登上了首富,有些人不过意,发生了事情。我暂时不提微信的事情,我还会到冯总刚才谈到累的事情。在我来说,我做广告时间做得长,我觉得不是累,应该是快乐,因为有很多挑战。我常说在我们传播的领域里面,如果你喜欢的话,永远是一个很快乐的人,因为它永远有新生的东西。在其他的行业有可能有沉闷的一面,所以他不停的有新鲜感的时候,我们的同学很快乐。但是像段总说的,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所以我们公司变成很多人忙碌的要命。我们不想加班的,但是他们也只能加班。我们公司现在大概有500多人,如果大家的同学最后要做实习的时候,需要找地方,我们互动通是非常欢迎的。


  另外一个,回到刚才的话题APP,APP有一个很现实的话题,我通常都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比较务实的话题。APP是很困难的,需要时间去R&D,去创作研究,大部分的APP90%多都死掉了。还有生命力很短。现在很多广告主不是制作APP,而是找成功的APP,将他们的广告放在成功的APP里,这样生命力会强一点,所以回到刚才谈到APP的话题。微信等一下再谈吧。


  主持人:冯老师,您这个都忙什么了,我们特想知道。


  冯英健:你看微博、微信、搜索引擎什么都在忙。说到微信,其实从我个人的意愿我特别不希望它成为一个营销工具,大家朋友沟通一下,朋友圈发发信息,多美好的无线生活,一旦成为营销工具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垃圾信息,这个垃圾信息会有很好的控制,但是必然会少不了很多的影响,甚至流氓软件,强行的给你装进去,又不能卸载,卸载要费很大的功夫。这成为营销工具以后必然会带来这样的影响,但是又改不了这样的趋势,你看商家一看微信有这样的机会的时候,一哄而上,我相信今年会出来很多基于微信的应用,尽管我个人很不情愿,但是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尽量的了解它,适应它,也希望在微信的未来的营销方面多做一些探索,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总结出来,供一些老师们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一点实用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现在我还是建议老师们不要太着急,因为微信有不确定性,营销方面的规律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去实践、总结,所以课堂上还是讲一些成型的,规律性的东西。因为新的工具出现,到成熟需要一定的过程,我们教学还是要多给学生带来一些方法,尤其是对网络营销的这种规律性的理解,而不是对某一个工具应用的熟练程度,这个大家在实践中都可以去摸索的,而不是在课堂上讲这个东西。


  主持人:冯老师的建议是微信咱们现在先观察一下,先做好百度的搜索营销大赛。


  冯英健:百度已经很成熟了,一定要先把成熟的做好。


  邓广梼:拒绝不了就享受它吧。


  主持人:咱们介绍一下姗姗来迟的这位嘉宾,是来自五星汇的联合创始人周翔先生。周总也是几度创业,也是叫网络营销的实战创业者。请周总介绍一下您今年在干什么,对网络营销的环境是怎么看的?


  周翔:大家好,我做网络营销也有13年了,从最早做视频到后来搜索引擎广告,到后来的百度竞价,到后来的整合营销,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行为定向,基于数据的定向,包括现在流行的DSP。走到今天其实发现网络营销已经没有边界了。实际上大家需要在整个碎片华的时代去做好自己的一个策略,不要孤立的说我今天什么火了就去研究什么,而是说需要因地制宜的看自己的一个策略。刚才冯老师说了像微信,现在建议大家不要去上,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我现在是做O2O,做在线旅游的企业。其实你会发现我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把现有的会员通过有力的手段把他转化成微信的会员,再去做会员的营销。但返过来你发现微博营销有效果,大家都在说微信开始火,微博开始往下走。包括我之前在4-6月份做了一次大型的整合营销的活动,我联合了分众的广告,联合了淘宝旅行,结合了新浪微博,包括微信做了一次整合的活动。我会去关注包括百度。像百度搜索在这次活动中我仅仅买了百度搜索基于五星汇的关健词,其他的我就希买。但是通过线下转线上的每天检索我品牌关健词的大概有两千多。你会发现在整个微博指数搜索的人也会增加,另外在微信中也做了luck微信的优惠券代码,有很多用户想通过优惠券代码买我的订单。这个时候你发现你会有困惑的,我想强调的是其实要整合行的看你整个营销。现在的网络营销已经变成无边界的,更多的是整合营销。


  主持人:我们把下一个话题刚好抛给我们的沈总。我们知道您今年是新三板上市的这么一家公司,您怎么来看现在的网络营销的这些企业他应用这种市场环境的时候,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了,就像您和互动通都是最早在PC端做的。您现在在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方面会不会有一些脱节?


  沈雁:实际上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领域里面从2010年开始,我们在跟微博的配合当中就已经涉及到移动互联网,这之后在做精准广告营销的时候其实不可避免的在移动互联网的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APP上有投入。


  另外一方面,从现在流量的整个趋势上来讲,大家也看到了百度够91手机助手,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系列的淘宝对移动互联网的大型APP的投资。你能看到大部分的用户他的新增的一个还没有被固化的行为,我们称为还可以再次分配的流量,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增长,而不来自PC,因为PC总量不会增长,另外PC的结构已经很固化了,能够有海量的用户的就这么几家。在整个DSP投放当中在PC上有一定的限制的。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是针对人来投放广告,而不是按媒体的位置来投放。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的差别不大。移动互联网我们在竞相技术上还有竞争。


  主持人:您觉得这方面的人才方面现在有没有?


  沈雁:如果从人才来讲,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人才偏内部培养还是多一些。严格来讲中国做移动互联网的主流人才还是工程师多一些,就是在技术上面,在开发APP上面,其实培养的人,所谓的工程师更多的集中在这个方面,真正在营销上面的技术储备,确实是从社会供给上有待加强的。


  主持人:段总以您的实践经验来讲,我们现在高校在这样的网络营销的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有什么样不一样的地方?


  段建:这个话题在开会的时候都会提到,而且这个话题最后都会指向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出问题了,可能不是专业的问题,可能是基本素质的问题,确实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我想接着沈总和邓总讲的,我最近参加了几个活动,给我一些挺有意思的启示。一次活动是一个站上的会,二线的城市,在二线城市做SU特别牛的人,名气很大,我是主持人,他是我的嘉宾。当我问他SU怎么学习?他说我现在已经对SU没兴趣了,我说你不是这方面的高手吗?你现在做什么?他说更倾向于直接投放广告。我说为什么?他说SU学校教教不会,社会培训机构学一下觉得自己很牛了,二线城市也要五六千,弄一个团队要半年才能出结果,我干脆直接投广告。后来我说教育怎么办?没办法,结果最后引申到职业理想去了,职业理想为成功的老板。这个事没有答案,我只能说学校因地制宜,学生喜欢什么,特色是什么,专业背景是什么,找到自己的道路,每个学校之间肯定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邓老师现在以您来看,像北大这样的传播学的人才需求,对高校来讲的话,您觉得是应该有什么样的方向吗?
  邓广梼:我用我公司的例子来说吧,在人才的培养里面,我们公司算过一笔帐,成本是非常高。人才非常困难能够从社会里面拿到,就是说我付钱找有经验的,来到我公司很多的不适应都是一个问题,包括企业文化。我们合乎更愿意从刚毕业的高校的学生我们自己培养,我相信在座的有很多的同学很大胆的说一句,当你来到我们公司的时候,没有经过半年的时间,你根本上不知道我们公司在做什么。那这半年时间我们是付出成本的。有些人说我们刚出来学校,工资不高怎么样,但是如果你收入放在自己口袋的钱跟我们公司实际付出去的,包括政府的钱你是看不到的,所以这个给同学一个参考。


  我们公司在行业里面别人给我们一个外号,我们叫黄埔军校,十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离开我们公司之后去了很多不同的公司,包括百度所有的这些媒体的公司,包括客户那边。如果我们这样子付出的劳力去培养是值得还是不值得?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来了我们公司有些同事说外面的世界更好,外面的世界赚的钱更多。很多时候离开我们公司几年之后很多同学都怀念我们公司的文化,还有我们不停的培训的制度在很多公司不一样,不能说欠缺。但是这个是一个在国内不成名的培训的方式。我跟同业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有些人给我的建议是现在有一个倾向,有经验的人才从国外请回来,比在国内招聘性价比更高,这也是一个现象。


  当然,我在很多的场合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行业人才是非常缺乏的,高校培养出来人才的速度比我们要求的速度可能不对等。当然回到刚才你谈到我们学校里面的情况。学校里面的情况更特别,我主要是负责本科生的,我们一年培养大概40个学生,1/3继续读硕士,1/3去了国外留学,1/3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大部分500强的企业已经招聘过去。所以根本上我想要都没有分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刚完成了红包任务,赚了2个金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