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物流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2011-10-9 17:32| 阅读次数: 1946| 发布者: 最爱弹琴

摘要: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入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要求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也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变化需求的全新课题。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广西物流人才短 ...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入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要求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也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变化需求的全新课题。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广西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如何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便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物流业是国家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先领域,其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业的繁荣与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精通现代物流业务、熟悉现代物流技术、掌握物流运作规律以及现代信息手段的人才。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设、发展,广西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如何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便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物流人才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双边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被打破、消除,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量获得了大幅度的增加,由此也导致了物流量的迅速扩大,广西的物流发展空间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中国—东盟双方贸易额迅猛增长。201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进一步加快,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2500亿美元。东盟业已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双方相互投资额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底,双方相互投资额已接近600亿美元。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18亿消费者、接近6万亿美元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量,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急需大批物流人才。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了解、熟悉该区域经济情况的物流人才。在2006年出台的《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目录》中,物流人才已被明确纳入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从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层次来看,广西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为本科生和高职生,尚未培养物流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及博士生;从培养的规模看,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多数为高职学历,这并不能满足市场对高、中层次人才的需求。

自由贸易区发展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决策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前沿理论并不断提升市场的预见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物流型企业的本质是服务,人际沟通非常重要。物流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需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次,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企业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能运用网络技术处理各类信息。再次,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非常迅速,作为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目前,在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物流行业建设出现虚热。自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物流园区的开发上,以及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倾注了大量资金。诚然,政府对物流业成长的扶持,可以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有序的发展。但是,如果不顾条件是否成熟,不考虑地域经济的特点,就盲目地进行投资,这势必会造成虚假的繁荣,进而产生巨大的浪费。例如,很多地方都存在物流园区开发资金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出现只圈地占地不开发或者挪作房地产开发的现象。此外,物流人才的培训也存在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各级学校不管有无专业老师,都开设了物流专业或课程,而照本宣科的培养模式只会造就更多能力低下的“待业型”人才。

物流学科体系尚不成熟。现代物流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因此,学科体系尚不成熟。广西物流专业的学科教育发展亦比较缓慢,至今仍无物流专业硕士及博士点,远未形成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同时,从业人员岗前,在岗及后续发展等职业培训还没形成完善的机制,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特别是大专以上的继续教育缺乏指导,上岗资格培训推进迟缓,物流培训质量堪忧。

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广西区内的部分高等院校也在积极探索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并适度地增加了一些新的课程,或是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的修订。但由于广西地区的物流企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因此人才培养机构无法派遣师生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和实践,学生便无法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师资队伍十分薄弱。原本,我国目前的物流专业人才就十分缺乏,从事物流专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更是短缺。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广西的很多院校很难引进或者留住高层次的物流人才。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第一,加强学科体系及专业课程建设。一部分具备条件的本科院校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力争取得物流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符合广西区情、需求的高级物流人才。此外,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认真研究该专业职业定向性的特点,探索出一种符合广西区情,又充分体现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众所周知,优秀的物流人才带来的是先进的物流理念、物流技术和物流运作模式,有助于我们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推动广西物流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广西区政府、行业协会及各类物流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尽快建立吸引高级物流人才的新机制,确保广西物流能适应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需求。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第一,设计好培养方案。物流人才的培训课程要根据自由贸易区贸易与物流工作的特点,做好深入的实地调研工作,设计出符合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程体系。第二,加强技能培养。物流行业属于流程繁杂的产业,涵盖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全过程,产业链相对较长。因此,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从物流业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培养实用型的物流人才;同时以物流业基本的技能要求为着眼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方面。第一,要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物流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演练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二,要加强实习、培训基地的建设。高等院校应主动与区内外一些管理先进,机制健全的物流企业联系,加强合作并建立起学生实习培训基地。还可以共建一些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多媒体教室和仿真物流实验室,或是创立物流管理模拟配送实验室和虚拟项目等,尽可能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广西区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大多都没有在物流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他们实践知识与经验相对缺乏,由此严重制约了学生对现代物流实践理论的理解。如果再考虑到地域的特殊性,为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专门培养物流方面的专职师资就尤显重要和急迫。我们可以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政府,企业及高校联手出台一项保障机制,有计划地派遣在校的专业老师到企业去见习和工作,从而获取宝贵的实战经验;或者聘请物流企业领导、物流实战专家、业务能手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教学资源库。第四,尝试建立“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为了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尽快熟悉企业环境,高校应主动与企业联系,携手共同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案。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各类专业人才,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物流人才培养内容方面。第一,要改革课程体系。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陈旧的教材,课程设计未能考虑到地方经济的特点、无法体现现代物流业的特色,等等。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增加部分介绍地方经济特色的内容,比方说,广西的物流企业目前主要从事零担仓储运输业务,而主导产品则是手工艺品及矿产资源,因此课程设置上可以突出仓储管理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内容。第二,要加强中国—东盟物流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的范围将越来越广泛,双边的资源互补性会进一步增强,产业分工、协作也将日益紧密,由此,商贸物流业的前景必定会十分广阔。不过,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由于系统研究少,成熟的理论还不多,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人才的培养还缺乏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因此,广西的高校、科研机构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第三,必须加强物流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的发展需求,物流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还要学习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由此,物流人才培养机构还应适当增加东盟国家的一些小语种供学生选修,如越南语、泰国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印尼语以及缅甸语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