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任危机比什么都危机

2011-8-16 16:27| 阅读次数: 1879| 发布者: 教研室

摘要:   7月31日,京沪高铁正式运营满1个月。日前,铁道部官网公布,京沪高铁首月开行的5542趟列车,平均客座率为107%。此数据一经发布,即引来一片质疑,认为掺了很大水分。有媒体更是拿出了近期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公 ...
  7月31日,京沪高铁正式运营满1个月。日前,铁道部官网公布,京沪高铁首月开行的5542趟列车,平均客座率为107%。此数据一经发布,即引来一片质疑,认为掺了很大水分。有媒体更是拿出了近期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公布的铁路客票存在大量赢余的数据说明,客座率其实只有3成左右。面对质疑,铁道部随即作出回应:列车上座率是指购票上车的旅客人数与列车定员的比率,反映了列车席位利用率。高铁列车中途停站,旅客有上有下,席位是可以复用的,所以上座率超过100%完全合情合理。其言之凿凿,似乎也是有理有据。那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统计数据缘何引来质疑一片?
 
  按说,对于铁道部官方发布的数据,人们是没有理由怀疑的。因为公信力是对政府管理部门最起码的要求,其发布的数据,当然是以事实为依据,不掺任何水分的。但是,从这一片质疑声中,笔者强烈地感受到,铁道部正陷入失信于民的信任危机中。而这场信任危机的全面暴发,不能不说与“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
  毫无疑问,铁道部对“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已然采取了一系列应急和善后措施。但其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不但没有消解公众对铁道部做法的疑云,反倒又引出了更多的质疑。而纵观整个事故处理过程,我们还发现,铁道部一方面对社会舆论的质疑不断进行辟谣,回避问题,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却在事故原因还没有彻查清楚的情况下,置可能被挽救的生命于不顾,急切地清现现场,以便早日恢复通车。如此冷酷的做法,如何让人信任与接受!

  如果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是引发公众对铁道部信任危机的导火索,那么,铁道部一贯的言行不一便促成了这一火线的形成。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步履维艰了。作为垄断体制的最后堡垒,铁道部市场化改革已推行数年,但时至今日,市场化改革依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的状况。铁道部在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口号中并没有迈开市场化具有实质性的一步。而人们也由一次又一次的期待变为质疑和无奈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任危机比什么都危机。然而,到目前为止,铁道部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信任危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他们还不知,“铁路客运是最安全的”这个百年的历史经验如今或许不灵验了。我们看到,几乎与此同时,一直将高铁视作威胁的民航客座率不降反升。据了解,近期以来,京沪航线客座率和票价水平较京沪高铁正式运营时均有所回升,平均客座率稳定在85%以上。而且,从7月中下旬开始,京沪快线1000元以上的全价票比例也在提高,需求十分旺盛。

  一方面民航需求旺盛,大受追捧;一方面高铁问题频现,备受质疑。笔者疑问,如果铁道部仍然不能醒悟,仍然不去反思为什么会失信于民,那么,很可能就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