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玉凯:信息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2011-8-16 10:02| 阅读次数: 1083| 发布者: 佚名

摘要: 推动信息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的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从整体上来说,推动信息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的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样才能立足国家实际需求,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信息化”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大体要进入全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前列这一大目标以及国家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都对未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以及措施等做出了系统部署。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那么,信息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如何用信息化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这些带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与信息化 

  在我们分析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对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和介绍。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的国家。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创新型国家和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创新型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在自己的起点上,主要靠非科技因素:有的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有的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来加速自身的发展,如一些拉美国家。创新型国家则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其突出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专利数量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较弱,有研究报告认为,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到40%,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35%,对外技术的依赖度还非常高。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上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型。据科技部有关领导介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有40%是设备投资,这些设备里又有60%依赖进口。这就是说,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些重大装备和技术,基本上是引进外国的。而在美国、日本,设备的进口依赖度不足5%。可见,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已是不争的事实。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提出,在中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并力争到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全球创新型国家前20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至于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同时,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 

  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我们来说也许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但同时要关注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信息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研究如何把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笔者以为,从整体上来说,推动信息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二、信息化的水平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互交织发挥作用的时代,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就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虽然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很快,对外经济开放度也很高,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整体上看,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以2005年的经济总量为例,当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22600亿美元,但只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5%左右,如果用13亿中国人口一平均,绝大多数指标都处于世界的平均值以下。正像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的那样:再小的问题,让13亿中国人口一乘,就成了天大的事;再大的成就,让13亿中国人口一除,就显得微不足道。 

  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相类似,中国的信息化水平这些年来虽然提高很快,有一些指标已经处在世界前列,但这并不证明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很高。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国民经济信息化、政府信息化还是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与发达国家比,我们仍然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 

  我国目前经济和信息化发展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乃至体现科技创新水平的国家创新能力紧密相关的。从经济方面来说,尽管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很大,增长很快,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已上升到世界第一,但是,据一些专家分析,我国近30年来吸引了大量外资,有许多外资企业是“两头在外”的企业,即原材料需要进口,产品生产出来后,又全部或者大多数出口,这一进一出,都增加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此外,那些真正附加值高的产品,我们并不掌握核心技术,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境外的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公司拿走了。也就是说,这些表面上在中国“转了一圈”的利润,最终还是回到了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的腰包。同样,在信息化领域,尽管我国这些年来发展很快,这方面的投入也很大,但是由于这个领域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如芯片技术、高端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等,主要控制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因此,真正能够赚大钱的仍然是这些国家。 

  按照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原始创新一般是个人行为,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细胞。只有创新型人才得到重视、尊敬、保护和支持,原始创新才能出现,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建立,创新型国家才能形成。集成创新也是一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创新目标,在特定的系统内集成相关的成熟技术和创新成果来实现创新。因此,集成创新常常是原始创新的集成,计算机技术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主创新。这种创新是指某一个创新群体引进、消化、吸收他人的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它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必要补充,目前主要是指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的创新。 

  在具有标志性创新的通讯网络技术领域,我国最缺的就是原始创新了。也就是说,我国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但在原始创新方面,显然还比较薄弱,这种状况也大体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加强我国的原始创新,进一步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的水平,将成为未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 

  三、信息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动力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以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无疑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公认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社会会发生大变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技术、科学等方面都会有一个大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经济结构将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要有更多的新兴动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国家信息化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就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我国刚刚颁布实施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理由有四: 

  首先,从我国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来看,未来国家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我们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很显然,这个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实现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 

  其次,从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来看,更多地突出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中间,特别强调了“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对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论证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再次,从未来我国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来看,在强调为信息社会奠定基础的同时,同样突出了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对信息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如战略目标中提出要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九大战略重点中又包括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等等。 

  最后,从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来看,还专门把“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作为重要的战略行动计划之一。规划中指出,在集成电路(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芯片)、系统软件、关键应用软件、自主可控关键装备等涉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创新前沿,加大投入,重点突破,逐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在具有研发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网络、射频识别等领域,优先启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加快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可以设想,如果在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真的能够在关键的信息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的自主创新成果,不仅可以带动其他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而且对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我国信息化战略的推进,无疑会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动力。






文章作者:汪玉凯
责任编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回顶部